樂成宮俗稱是旱溪媽祖廟,因位於臺中市東側大里溪支流,河面寬闊但水流稀少的旱溪附近而得名,主祀聖母媽祖。 相傳清乾隆初期,有林大發的祖先自福建湄洲奉請聖母媽祖香火來臺,興建房屋一座,做為臨時供奉香火之所。後因信徒日眾,原址不敷使用,乃於乾隆55年擇定現址興建廟宇;經昭和三年及民國五十二年兩次整修,使外觀呈現今日所見不同時期不同風貌的立體組合。
樂成宮坐東北朝西南,目前被列為古蹟的範圍包括三川殿、過水廊到拜殿及正殿間的區域,至於後殿雖為新建,但所置石雕、木刻及彩繪仍有可觀之處。三川殿的屋頂為歇山假四垂式,比一般廟宇華美,正門口有對青石獅子和許多花岡石板,足可說明其歷史十分悠久。在台灣一般的柱珠造形中有圓筒、多角、蓮座、瓜形、方座等形狀,而該宮的柱珠卻是花瓣形,上雕花鳥,非常特殊,廟中古物甚多,以清道光七年所製的古香爐,因其人物雕刻生動而有喜氣,引人入勝。 |